close
11/1 第二堂的解剖課程

藉著勝王瑜珈經1-1~1-20的讀後心得,
每位同學挑一章節來分享讀後心得,對於瑜珈經大家的想法都不同,
JUDY會參照大家分享的再提出不同的看法及討論,
每一種看法和分享都是一種認識+吸收新知,感覺很棒。

其中JUDY分享的"怒目金剛",以前一直有想過這部分,
生活上遇到的貴人其實不全然就是真的貴人,
有些貴人也許就是像怒目金剛一樣,他不會討好你,
或許和他的相處總是心情浮燥、不開心的感覺,
可是當你跳脫身處的環境或是事後回想,
那位怒目金剛也許正是讓你修行的人,
讓你在不安、浮燥中增加你的安定性、了解自已的不足需要增加的地方。

以下是網路上查詢資訊。
佛門中常說有怒目金剛的菩薩,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,這樣的說法與下述典故有關。
隋朝時,史部侍郎薛道衡有一天到鍾山開善寺參訪。
偌大的寺院裡一片寧靜,寺中每個出家人都善盡本份,各得其所。
有的在林蔭下經行,有的在禪堂中打坐,有的則勤於執務,個個舉止安詳,
神態自在。薛道衡仔細觀察寺中的一景一物,好似身處人間淨土。
這時正巧一位小沙彌從大殿向庭院走來,薛道衡突然動念頭想考考這位小沙彌,
於是趨前問他:「金剛為何怒目?菩薩為何低眉?」小沙彌雖小,
卻不假思索立即回答:「金剛怒目,所以降服四魔;菩薩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」
此話一出,薛道衡一臉錯愕,驚訝於小沙彌的才思敏捷。
此後,「金剛怒目、菩薩低眉」成為大眾所熟識的用語。

佛典中所說的「金剛」是佛菩薩的侍從力士,
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;「菩薩」是努力於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的人。
「怒目金剛」是形容人的威勢、面目凶暴,以降伏誅滅惡人;
「低眉菩薩」是形容人的面貌態度慈祥,以愛攝護他人。
兩者形相、作法雖有差異,但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有的方便作法。

一般人都以為怒目金剛是惡人,低眉菩薩才是慈悲的好人,
其實這兩者所展現的不同外相,正是「因材施教」、「觀機逗教」,
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在世間的眾生中,每個人的資質不一,根機有異,
有人不得不角色扮演一番,有時怒目金剛相向,有時慈眉善目以對,
開發我們的覺性,而這無非都是出自於一片真誠的悲心,
希望幫助對方有所成就。
因此了解「金剛怒目」、「菩薩低眉」的意義後,
在生活中或工作上偶爾碰到別人現怒目金剛相時,在未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之前,
請千萬先別走避或拒斥,若僅接受低眉善目的菩薩,而拒絕金剛的怒目相向,
你一定失去更多學習的機會。
慈眉善目的菩薩是菩薩,怒目金剛何嘗不是是慈悲無量的菩薩?

金剛怒目菩薩低眉
上句以金剛童子之怒目,形容人之威勢;
下句以菩薩之慈祥容貌,形容人之慈善。
金剛現怒目身以降伏惡人,菩薩則現慈眉貌以攝取善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ou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